古人用于反映面容的铜质鉴器,如今成了价值不菲的文物。很多时候,一个人手执铜镜的赏玩姿态,仅满足于对物的占有,而有文化责任感的收藏家却一直在思考,它的另一半在哪里  铜镜收藏开始升温
  新中国建立后遭到郭沫若无理斥责的沈从文不能再写小说了,他一头沉在古物堆里做起了学问。1955年,他在故宫博物院的稿笺上用一贯的平实语调写道:“我国开始用青铜铸造镜子,约在春秋战国时期。多数镜子的背面,都有精美的装饰图案……”他一路写着,稿子一张张叠起来,就成了《铜镜史话》一书。
  现在收藏铜镜的人,稍具规模的仅在上海就有一百多个,称得上专项收藏家的也有十几个,但有多少人能体味沈从文彼时的心境呢?
  2004年初,北京嘉德拍卖公司“头啖例汤”,开启了中国文物市场第一次铜镜拍卖专场,143面铜镜全部以高于预期的价格顺利成交。同年8月21日,嘉德再将一批铜镜推出,152件铜镜成交额高达359万元。此后嘉德每年要举办两次青铜镜拍卖专场,都取得不俗的成绩。今年,上海正德拍卖公司绷不住了,从海内外征集了一批铜镜,150余面铜镜近80%成交,在收藏界引起哗然。作为正德拍卖公司的艺术顾问、铜镜收藏家黄洪彬对前不久一面从德国回流的西汉铜镜以 160万元成交,他认为“这个价格是合理的,是对精品级铜镜的公正评估,且有升值空间。”
  据一些收藏家的估算,普通的铜镜价格在20年里翻了三四倍,精品级的铜镜则一般要翻十余倍。“但是你知道吗? ”上海博物馆一位退休专家对记者说,“大跃进的时候,我们经常到废品回收站和炼钢厂去捡宝,大块的青铜残件,是将一只完整的青铜鼎砸碎后送去炼钢的,还有铜镜、铜香炉、铜烛台等,最多的是铜钱,数也数不清,我们从那里捡了至少300面从战国到唐宋的铜镜回来。”沈从文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书挽救不了古代铜镜的命运。去年,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一次馆藏铜镜精品展,其中就有数面劫后余生的精品。失而复得,令人唏嘘。
  这次铜镜展尚未闭幕,上海几大文物市场上的铜镜价格陡然上升好几倍。
  不久,中福古玩城落成,黄洪彬在那里租了一个店铺,专门经营铜镜,他的意图倒不是做买卖,而是姜太公钓鱼,出高价收几面铜镜。但不到一年,他非但没能收到像样的铜镜,自己收藏的一些普通品倒被人买走不少。现在他将铺子退了,回到家里静下心来搞研究,还进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首届(上海)考古系研究生班深造。收藏家以这种方法充电,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是“头啖例汤”。